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沁源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动态 > 今日头条

沁源县推动高质量发展向“新”迈进

 时间:2024-06-18 14:34       大    中    小      来源: 县融媒体中心

2024年,沁源县坚持系统观念、融合工作,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为统领,构建“三个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掀起“项目建设年”热潮。全年总投资228亿元,新建161个项目,已开工114个,开工率70.8%。截至5月底,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13亿元,增速11.58%;工业增加值完成101.5亿元,增速6.1%

一是构建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抓手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项目“向新突破”

坚决扛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责任,完成GEP价值核算202.21亿元。

农业“特优”发展,建成的草莓育苗专业镇,钢架大棚149座,育苗规模450万株,全省首届草莓产业技术交流大会即将在沁源举办,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耦合;食用菌产业“抱团发展”,培育壮大党参、苦参、连翘、黄芪等中药材龙头企业。

工业“上探下延”,投产的动力型锂电池生产项目,日产量25万粒,年产值4.5亿元;祥源新型煤化工项目,在全省率先建成备用干熄焦装置、焦炉全封闭大棚,实现有组织排放、清洁生产;投资3.3亿元,新建新材料生产车间项目加速推进,开发区产业“聚链成势”,转型动能强劲。

新能源“碳”索布局,加快推进山西省近零碳示范县创建,“源网荷储”一体推进,魏家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顺利复工,平硐施工进尺860米;统筹实施沁源北220千伏变电站,晋能300兆瓦、京能100兆瓦、中电建100兆瓦光伏电站,精能200兆瓦独立储能,鹏飞集团120兆瓦光伏发电制2000吨绿氢项目,布局6座综合能源岛,投放300辆氢能重卡、30辆氢能公交车、1000辆氢电共享单车,建设年产7万吨富氢水工厂,率先在全市打造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发展示范基地。

二是构建以黄河中上游沁河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为统领的生态保护体系,推动生态底色“向新增量”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

争取省级资金8000万元,实施沁河干流防洪能力提升项目,对沁河干流王家湾至郭道段、闫寨至龙头段进行治理,与黄河中上游沁河源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相衔接,实现全流域、全领域治理。

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27亿元,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对紫红河等5条沁河支流进行综合治理,正在推进法中河、狼尾河治理;洪山泉域沁源县龙凤河渗漏段蓄水入渗工程即将完工。

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950万元,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现化肥、农药“双减”。县财政投资5600万元,建成覆盖沁河支流的5个监测(溯源)站,正在加紧建设开发区事故应急池、乔龙沟河气盾坝、生态环境监控平台,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三是构建以“一城两中心、一区三园”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向新提质”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项目为抓手,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

城镇强服务、扩空间。太岳中学新校区搬迁入住;新建县人民医院、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即将投入使用,启动妇幼保健院、沁河中学新校区项目;改造完成东西向3条街巷地下管网,开工建设城北、北元村街巷雨污分流改造;红星塔片区棚户区37栋楼全部封顶;人防疏散综合基地主体完工;海绵型道路广场建设项目即将完工,县城服务功能完善,空间布局优化。郭道镇县域副中心市政管网改造工程正在推进;移民搬迁安置房、人才公寓首批交付使用。王陶区域中心二级消防站主体完工,主街区管网入地、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加紧推进。

乡村夯基础、补短板。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加快推进沁源通用机场二期工程、张店至古县一级路、南北向货运专线主干道项目,建设池口至岭上、官菩线等“四好农村路”;实施倪庄水库、南北莱沟供水工程;推进北部集中供热项目,实现城乡功能衔接互补、要素双向赋能。开展清理村庄残垣断壁、生活垃圾、村内河渠、农业废弃物、农户庭院“五清”行动,完成522座户厕改造、40个村庄污水收集治理,打造闫寨、朱鹤沟、长征3个市级精品示范村,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实现人居环境深刻重塑,有力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乘势奋进凝“新”力,敢作善为向“新”行。沁源县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高质高效抓项目、扩投资、促增长,奋力开创沁源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