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沁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开发区作为沁源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扣县委“以交通促繁荣、以教育聚人口、以人口兴产业”和“一城两中心、一区三园”发展思路,聚焦省市提出的打造开发区升级版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载体,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经济发展持续向好,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构建了发展新格局。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雷浩围绕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创建等内容,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欢迎您,雷主任。
雷 浩: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开发区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雷浩。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感谢沁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对开发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广大网友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主持人:雷主任,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开发区的基本情况。
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政府2019年1月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规划总面积9.57平方公里,实际核定面积5.40平方公里。2021年完成区位调整工作,将太岳工业园区调入开发区,形成“一区两园”工业格局,扩区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6.12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现代煤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
开发区总体发展思路是:围绕省委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的总体目标,紧扣县委“以交通促繁荣,以教育聚人口,以人口兴产业”和“一城两中心,一区三园”发展思路,立足工业高质量转型,持续深化“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战略,推动煤焦产业“上探下延”、多元发展,同时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同时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为推动沁源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贡献开发区力量。
主持人:产业兴,则经济稳。沁源经济开发区是如何优化产业体系,引领产业成链聚链的呢?
雷 浩: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项目建设”,实施“产业优化升级”行动,依托内部的煤、电、热等资源优势以及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培育为抓手,逐步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沁绵工业园,主要以通洲集团、祥源公司为主体,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沁新工业园,主要以沁新集团为主体,依托特种焦优势,打造全国最大的特种铸造用焦和岩棉用焦生产基地;沁北工业园,主要以长沁公司为主体,按照绿色工业、循环经济理念,在传统煤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基础上,重点发展铝产业和能源化工产业,构建“煤—电—氧化铝—铝—铝材及下游深加工产品”产业链,形成“煤—电—化—冶—材”一体化产业体系。
产业链方面:围绕开发区三条产业链,即传统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为主导的产业链进行招商,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通洲集团综合煤化工升级项目总投资50亿元,主要建设1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天然气联产1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从传统焦炭产品单一化到现在的煤焦油、焦炉气的运用,到甲醇、LNG、合成氨等产品的多元化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
山西宸晟新材料有限公司45万吨/年煤焦油精制联产5万吨/年特种炭黑项目的引进建设,将通洲集团、祥源公司所产的煤焦油深加工,转化为色素炭黑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另外山西宸晟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与杭州志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万吨纳米级特种表面材料(2.5万吨特种炭黑研磨及氧化后处理、5万吨色母粒联产2.5万吨色浆)生产项目对接洽谈。
成功引进东莞阔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皮米级材料生产项目(全国仅此一家),总投资2.51亿元,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皮米技术研发和皮米新材料生产、应用的创新型企业。主要应用原料有煤粉、炭黑等,产出的皮米级抗菌材料用于地铁、学校等公共环境消杀、皮米级抗菌材料植入用于华为、海尔等玻璃及原材料的抗菌植入、皮米级固态电解质材料用于比亚迪等电池原材料的供应。
开发区通过不断的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环境污染状况,推动园区实现绿色发展。
主持人:优化营商环境是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提高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开发区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雷 浩:开发区对标“三无”“三可”,落实“五有套餐”,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最大限度发挥三项改革的集成效应。同时推进“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完善“平台+应用+数据”建设模式,推动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证“网上办理”,构建“规范、高效、便民、快捷”审批模式,让企业办事“少跑腿”、群众办事“零跑腿”。不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正确处理好官与商的关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主持人: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做了这么多工作,那在招商引资方面都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成效呢?
雷 浩:2022年,和企业方对接50余次,对接项目36个,其中当年签约并上报2022年全省开发区“三个一批”签约项目7 个,签约资金29.56亿元,签约项目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年签约并开工项目3个,已完成投资8.164 亿元。
主持人:我们是如何推进这些项目落地的?
雷 浩: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修订完善《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对标“三无”“三可”(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营商环境),落实“五有套餐”(办事情有“靠制度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上项目有“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的优质服务,做前期有“一枚印章管审批”的便捷服务,跑手续有“7×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超市,对未来有“新官理旧账”的稳定预期),从政策、措施、服务等方面加大对非公经济和招商引资发展的支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是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建立重点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协调沟通作用,积极开展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高效统筹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各种问题,积极为企业、为项目服务,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项目落地服务工作格局,实现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
主持人: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发区也遇到了开发土地、资金、能耗等因素的制约,并且有的企业呈现低效运营状态的困境,我们怎样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呢?
雷 浩:一是落实一线工作法,推动工作从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深入企业、项目建设一线调研,实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企业、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针对各企业、项目推进中存在的一些涉及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如土地、能耗等由开发区管委会班子成员带队积极与省、市、县职能部门对接,协调解决;针对企业资金短缺等问题,开发区主动与银行部门对接,帮助协调贷款,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主持人:2023年,县三干会明确提出“一区三园”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总引擎,对此开发区有什么规划和打算?
雷 浩: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发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扣县委“以交通促繁荣、以教育聚人口、以人口兴产业”发展方略,聚焦“一城两中心、一区三园”建设,继续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载体,努力推动开发区各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为全方位推动沁源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是狠抓项目落地、落实。今年我们拟谋划实施项目24个:基础设施项目6个,产业类项目18个,推动在建、续建项目快投产、快达效,推动拟建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同时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提高要素保障能力。在推动项目建设的同时,强化主体培育,持续开展企业“上规行动”,完善“小升规”“新上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分类推动、精准扶持一批小微企业上规升级。
二是推动招商引资提档升级。将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突出“招大引强”,聚焦开发区现代煤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主导产业,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园中园建设,依托皮米级材料、动力电池、显示膜组等项目,打造中小产业园区,推进园中园建设,不断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
三是创优发展营商环境。要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实施领导干部包联项目工作机制,主动靠前为企业做好服务,深入一线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和支撑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今天听了您的一系列解答,相信大家已经对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创建等工作有所了解,相信开发区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好的,非常感谢雷主任到我们在线访谈节目与我们一起交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答复网友们的问题。如果网民朋友对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还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沁源县人民政府网等多种渠道反映,我们将尽力给网友们做出满意的答复。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