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沁源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访谈内容

沁源县法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史超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沁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2022年,法中乡紧扣县委“以交通促繁荣、以教育聚人口、以人口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知难而进、与时俱进,持续深化构建“稳粮食主产、强林下经济、扩养殖规模、优文旅康养”四大产业模式,打造沁源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法中名片”。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沁源县法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史超同志,围绕法中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内容,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欢迎您,史乡长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法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史超。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感谢沁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对法中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欢迎广大网友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主持人:史乡长,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法中乡的基本情况。

超:法中乡位于沁源县南大门,因纪念抗日烈士张法中而得名。全乡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居民以山东、河南、河北等3省13县移民为主,共2505户8605口人。法中乡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沁县、屯留县,南接安泽县和川镇,西靠沁河镇,北与交口乡接壤,16公里省道汾屯线贯穿全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法中乡自然生态优美,耕地面积3.12万亩,林地29.58万亩,牧坡9.9万亩,森林覆盖率87.6%。法中乡是红色故土、农林乡镇、药材基地、苍鹭之乡、文旅胜景。

主持人:2022年,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其中提到了牢牢抓住乡村振兴这一牵引,坚持走好差异性、特色化的乡村振兴之路,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请您介绍一下法中乡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

法中乡以青龙沟乡村振示范区为牵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政策衔接、产业发展、环境改善、乡村治理上取得新进展。

首先,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政策连续性。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其次,有力保障产业富民。严守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宜机化作业耕地1000亩,高标准农田3000亩,有效改善农田地力等级。积极打造全域有机旱作农业示范乡,不断壮大玉米、高粱、谷子、黑木耳、羊肚菌、中草药种植,黑山羊、鸡、中蜂、能繁母牛、林麝养殖等特优产业。开发林下中草药种植、野生连翘抚育等林下资源,有效发展林下经济。强化延伸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有机肥、一万吨青贮饲料、小杂粮加工等项目。不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业托管4500亩、家庭农场3家。

第三,有力改善人居环境。坚持系统观念,先规划后建设,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以青龙沟片区的原生态为重点,对乡村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实施路面整修和环路建设,拆除闲置危房,修复残垣断壁,美化村容村貌,解决垃圾难题。同时,积极争取改水改厕、垃圾整治等项目支持,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公共基础设施改善。

第四,有效健全基层治理。坚持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要以保护赓续青龙沟片区淳朴乡风、文明村风、优良家风为重点,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村民全程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乡村规划村民“看懂、记得住、能落地、好监督”。推进乡村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困难群体和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的关爱照顾;推进乡村法治德治建设。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依法支持和配合基层治理,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大力推进“道德超市”建设,充分发挥家风、传统美德教育,树立典型榜样,通过“评比一批、引导一批、教育一批”树立农村新风尚。

主持人:产业稳,则经济稳。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史乡长,请您跟大家介绍一下法中乡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具体举措。     

法中乡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土地资源、劳动力丰富等有利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首先,推进稳粮食主产。立足全乡3.2万亩土地资源,积极稳妥推进大田玉米种植,推广2700亩玉米大豆套种,开展1500亩青储饲料种植,壮大品牌优质小米、小杂粮种植规模。

其次,引进优质草莓种植。充分利用法中村、支角村荒滩资源,法中乡劳动力丰富等有利条件引进草莓种植。投资500余万元建设草莓育苗大棚基地,年产种苗500余万株,实现群众收入200余万元。

第三,大力发展养殖业。借鉴能繁母牛领养模式带动马西村、董家村、周家沟集体养殖业发展壮大。推广林麝养殖“共享”模式,鼓励集体、个人投资林麝养殖,依托山西沁河堂农业有限公司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不断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第四,注重延伸产业链。深化发展小杂粮加工产业,推进青龙山庄开发小杂粮加工项目和裕昇农副产品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扩建的优质小米加工项目投产见效。依托种养企业,健全产业发展链条,完善从饲料加工到有机肥加工的全链条发展。     

主持人史乡长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法中乡的重点工作,那么法中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是如何做的?

法中在农业产业持续增长上取得新业态,加快融合发展和农业科技发展,大力培育龙头、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多向发展,科技支撑的现代农业。

招才引智,加强科研团队合作力度。积极把握政策,落实“人才振兴”战略,争取以北京林业大学麝类研究项目为桥梁,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科研基地,建成麝类养殖沁源标准、沁源规范和沁源样本。学习推广小玲专业合作社引进科研团队,开发功能蛋,培育新品种的合作模式;大力支持柳湾村引进山西谷子研究所,培育研发优质小米,打造法中小米品牌;鼓励法中能繁母牛聘请科研团队,加强科技养牛。

“能人”建家乡,加强创新创业。广泛宣传,发动在外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科研人员等优秀人才返乡创新创业,积极扶持乡土人才,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加强乡村技能培训,做到人人有技能,人人持证上岗。

培育特色,提升优质产品。依托法中纯天然优势,大力创建“米米沟”小米、林下中药材、林麝、中蜂养殖、英雄法中、苍鹭栖息地等特色品牌,积极推动小米、蜂蜜、木耳等农业特色产品申请注册商标,拿到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培育一批“土字号”产品品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资源产业发展优势。

夯实基础,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全省开展的“清化收”工作为契机,主动作为,全力开展以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化解村级债务、规范村集体新增地源费收取为主要内容,从不规范合同中挖潜力,在陈年旧账中淘金子,向新增地源要效益,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主持人今天听了您的一系列解答,相信大家已经对法中乡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所了解,相信通过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法中乡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好的,非常感谢史乡长到我们在线访谈节目与我们一起交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答复网友们的问题。如果网民朋友对我县法中乡的发展还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沁源县人民政府网等多种渠道反映,我们将尽力给网友们做出满意的答复。再次感谢沁源县法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史超做客政府网站,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