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沁源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访谈内容

沁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银刚谈: 以“12345”工作法为牵引 助推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沁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沁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银刚同志,围绕“‘12345’工作法为牵引,助推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欢迎您,王局长

王银刚: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王银刚。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感谢沁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对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也欢迎广大网友给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王局长,首先请您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呢?

王银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引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必然要求。集体经济是农民共同致富的根基,是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质保障壮大集体经济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二是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壮大了,势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强农业发展潜力,促使农村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同时可以有效解决村集体无钱办事的问题,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兴办公共福利事业,更有效地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风尚等,这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极其重要。是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的必然要求。要增强村级党组织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把周围群众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就要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践证明,哪个地方集体经济发展得好,哪个地方基层党组织说话就有人听,办事就有人跟,凝聚力、号召力就强。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主持人:王局长,请您介绍一下我县农村集体经济情况。

王银刚:2021年,全县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7个,5—10万元(含5万元)的村52个,10—30万元(含10万元)的村69个,30—50万元(含30万元)的村13个,50—100万元(含50万元)的23个,100万元及以上的1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共59个。

主持人:今年我县开展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其中的重要课题,请谈一下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王银刚:我们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切入点,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以“12345”工作法为牵引,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走出一条适应沁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1”是聚焦一个目标,“2”是突出两类重点,“3”是落实三个措施,“4”是推行“4个1”包联机制,“5”是找准五个路径。

主持人:王局长,一个目标具体内容是什么?

王银刚: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要素的有效利用为基础,通过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扶持力度,探索领办实体、提供服务、混合经营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助推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不断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保障基层组织高效运转,村“两委”引领发展、带动致富、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强。到2022年底,实现70%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十四五”期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

主持人:王局长,突出两个重点是什么?

王银刚:一方面要突出乡村振兴任务重点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市、县决策部署和全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要求,在全县先期培育和打造一批“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作为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村,共计28个村。即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郭道镇朱鹤沟村;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交口乡长征村,市级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景凤镇景凤村;打造县级乡村旅游示范片区灵空山镇5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法中乡5村、沁河镇4村、中峪乡4村,乡村产业示范片区赤石桥乡4村,数字乡村示范片区郭道镇3村。我们将对照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创建标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沁源路径。另一方面,突出集体经济薄弱村。在摸底2021年全县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基础上,沁源县确定了集体经济薄弱村59个,将对标对靶,精准高效抓弱点,做深做优挖资源,做强做精抓项目,因村制宜“一村一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壮大集体经济路子来。

主持人:王局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目前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做了哪些工作?

王银刚: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了工作。一是做好人才带动聚焦“引进来”,实施“优才返乡创业计划”,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对接现代高效农业高端人才需求,积极推进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坚持把有头脑、有眼光的外地务工人员请回来,用他们的先进理念,影响和带领群众致富强村,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聚焦“培养好”,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素质。实施乡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计划,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开展“送智下乡”活动,促进乡村人才振兴。聚焦“用起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中发掘、培养产业带头人、致富带头人,通过党员带头干,帮助拓宽发展思路,提升综合能力,突出特色资源优势,带动农民、贫困户的广泛参与。二是做好政策引领。积极协调农业、畜牧、水利、林业、文旅、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从项目支持、资金支持、人才支撑等多方面出台扶持政策。同时积极探索创办领办农业经营主体机制、村集体经济组织调整机制、特色产业基地联村发展机制、金融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新机制,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做好资金扶持。出台了《沁源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奖补办法》,对种养殖、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等做好分类奖补。出台《沁源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扶持和奖励办法》,设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奖励资金100万元,对5个上年度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达5万元的攻坚扶持村,每村予以扶持30万元;对20个上年度农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至10万元的壮大扶持村,每村予以扶持30万元;开展“十佳示范村”评选工作,对上年度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示范扶持村12个,每村予以扶持20万元;对20个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幅明显先进村,每村予以奖励5万元。

主持人:王局长,“4个1”包联机制是什么,职责有哪些?

王银刚:“4个1”包联机制是每个乡村振兴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分别由 1 名县级领导、1 名乡镇领导、1 个县直单位、1名技术专家结对包联,在项目规划、生产经营、产品销售等环节提供全程服务,确保发展有人管、工作有人抓、项目有人推。一是县级领导联系挂包。由县级领导分别挂包扶持,深入联系点开展专题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开展现场办公,研究发展对策,解决突出问题,为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把关定向。二是部门单位精准帮扶。建立联系帮带关系,推行帮规划、带思路,帮项目、带产业,帮创业、带就业“三带三帮”模式,示范带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三是乡镇党委重点扶持。乡镇领导与乡村振兴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建立结对联系,坚持一切力量向集体经济集中,一切资源向集体经济汇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创造有利条件。四是技术人员专业支持。坚持供需对接原则,根据各地村集体经济发展现实需求和部门单位职能职责,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意向、资源禀赋、地域位置和扶持项目等情况,为包联村提供指导服务。

主持人:王局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五条路径具体是什么呢?

王银刚:一是股份合作型。“四荒”资源作为股份,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二是资源开发型。充分挖掘村域内的山、水、林、矿产、景观等自然资源潜力,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三是项目带动型。整合各类惠农支农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项目。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和扶持企业在本村立足发展。四是服务创收型。成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收购公司等,为农民提供协调代办、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五是资产经营型。通过然资源租赁闲置资产租赁收取承包费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闲置资金经营异地购买资产入股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的投资收入。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有效手段,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动,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加油干,持续推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壮大。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王局长到我们在线访谈节目与我们一起交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答复网友们的问题。如果网民朋友对我县的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工作还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沁源县人民政府网等多种渠道反映,我们将尽力给网友们做出满意的答复。再次感谢沁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银刚做客政府网站,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