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沁源旅游

当前位置:首页 > 县情概况 > 生态资源

自然环境

沁源物华天宝、物产丰富。县境属黄土高原区,地理单元属沁水盆地西部隆起区太岳山系主脉,西北隆起,东南倾低,海拔900—25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境内山峦起伏,迭彩翠岭,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平均温度8.6℃,年相对湿度平均65%,年平均降雨量656.7mm,年均气温8.7℃,无霜期90-1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19小时。 

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有18种,储量大的有煤、铁、铝矾土、石灰岩4种。煤炭总贮量128亿吨,可采贮量90亿吨(主焦煤60亿吨,动力煤30亿吨),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80%,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全省主焦煤基地县。铁矿总储量5800万吨,铝矾土储量1.5亿吨。野生资源也极为丰富,各类乔、灌、草本植物有百余科600多个品种,盛产木耳、蘑菇、黄花菜、核桃等土特产品和黄芩、党参、柴胡、连翘等药材,木耳、蘑菇、蕨菜、红烧牛肉等14种土特产品获得国家绿色产品认证。 

沁源生态优美、景色宜人。森林分布在全县大小山岭,林地面积2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居全省之首,是全国油松之乡,天然林114万亩,占全省的7.2%,树种130余种,以油松、杨树、桦树、栎树、落叶松为主,林木总蓄积量586m3,全年生产量17m3。境内牧草资源丰富,天然牧坡面积113万亩,牧草有261类,载畜量为42万羊单位,全国天然林保护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沁河汾河两大水系,年平均径流量2.6亿m3,地上地下水总储量7亿m3,可利用水量2867m3,为山西省相对富水区。 

境内始建于唐代的灵空山圣寿寺,因唐懿宗第四子李侃出家于此名闻三晋,终年晨钟暮鼓,香火缭绕,游人如织。寺外被称为油松之王的“九鼎松”,一树九杆,挺拔参天,已载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藏传佛教名山--菩提山菩提寺,因属世界三大菩提古寺之一而享誉全国。山秀水明,古树参天,佛塔林立,经声缠绵,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真可谓“金龙衔珠频回首,玉凤翩翩绕寺翔”。花坡的亚高山草甸景区,绵延数里,山花烂漫,牧歌悠扬。发源于我县的黄河四大支流之一的沁河,流水潺潺,喷珠溅玉,是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内陆省份没有被污染的河流之一,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苍鹭等在此栖息繁衍。境内四季山清水秀、地绿天蓝,处处绿树婆娑、郁郁葱葱。葳蕤的森林,温润的气候,被誉为太岳胜景“天然氧吧”。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蹉跎,又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造化,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