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1-10359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11-03-08 |
发文机关:沁源县政府 | 主题词:公开、报告 |
标题:长治市沁源县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
主题分类:电子政务 | 发布日期:2011-03-08 |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山西省政务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由沁源县人民政府信息中心综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委、办、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而成。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其它相关工作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0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以在“中国沁源”门户网站(www.qygov.gov.cn)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沁源县政府信息中心联系(地址:沁源县桥西街8号县委大院东二楼,邮编:046500;电话:7832789,电子邮箱:sxsqyxzfxxzx@163.com)。
一、概述
2010年,沁源县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本县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推进体制进一步完善。根据《条例》要求,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是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化、监察、法制、新闻、保密等部门在办公室统一协调下,负责具体实施推进工作。截至2010年底,各乡镇政府、政府各部门均明确了新的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据统计,全县共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186名,其中专职人员93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县政府办公室就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工作规范,妥善处理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进一步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工作规范,明确了涉及多个政府机关的信息发布的职责分工、协调内容、协调方法、形式等,确保发布政府信息的准确、完整;监督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义务。
(三)各级政府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继续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力度,并将政府信息公开融入部门日常工作。在网上推出领导信箱,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得到群众的积极回应。同时,利用网站平台和《沁源时讯》报纸等载体积极探索非公文类政府信息的公开。
(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探索稳步推进。根据《条例》要求,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本县在教育、卫生、供水、供电、供气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探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公开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承诺、办事项目、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收费标准、监督渠道等信息。如本县各个学校主动公开招生入学考试、教育收费、学生学籍管理等信息;各级医院继续推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等;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及时公开办事和便民服务指南。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自2010年1月起,本县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747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9.8%。其中网上公开信息5890条,主动公开信息电子化达99%,通过公告栏等其它方式公开信息857条。其中,县级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256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9%;乡镇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491条,全文电子化率为98.7%。
在主动公开信息方面,机构职能类868条,占总数的12.8%;规范性文件类126条,占总数的1.8%;部门文件类356条,占总数5.3%;领导动态类1268条,占总数的18.8%;工作动态类2876条,占总数42.6%;决策信息类246条,占总数3.6%;行政执法项目类230条,占总数3.4%;监督检查类377条,占总数5.5%;便民信息类399条,占总数5.9%。
(一)主动公开范围
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上对县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的政府信息进一步细化。县政府方面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年度报告、政府采购信息、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许可事项、领导之窗、政府文件、法律法规、重点领域、应急管理等项;各乡镇主要包括公开目录、公开指南、领导简介、内设机构、法规公文、政府文件、工作动态、统计数据等8项;各部门主要包括部门职能、领导介绍、机构设置、工作动态、政策法规、计划总结、行政执法、便民服务等8项。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的信息2870条,主要包括: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扶贫、优抚、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民生工作方面,公开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救助、招生考试、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城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和标准等方面的信息。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府机构和人事方面的信息868条。包括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公开了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人简历、人事任免等信息。
(二)主动公开途径
本县已形成政府网站、《沁源时讯》、县政务大厅信息公开查阅点和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等覆盖城乡、多层次、全方位的主动公开渠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获取和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
1、政府网站。“中国沁源”门户网站对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设置进行了优化,下设县政府信息目录、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县政府机关与乡镇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报、近期公开等子栏目。新增设了“县政府信息公开意见箱”,听取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建议,还与市级机关、乡镇政府网站建立了链接,方便群众查阅各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本年度通过各级政府机关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查阅政府信息的有11.2万人次。
2、以《沁源时讯》为主的报纸平台。《沁源时讯》每周一期,通过档案馆、部分企事业单位、邮局、书报亭、新华书店、居委会、村委会等免费向公众发放,每期发放量达1万余份。各乡镇政府也积极利用《沁源时讯》的报纸平台,公布所辖行政区域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3、电视政务信息公开。利用沁源电视台的电视传播平台,公布政务信息。我县将和群众关心的、与民生联系密切的政务信息及时在沁源电视台公布。我县的人民群众足不出户,通过电视机就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民生信息。
4、公共查阅点。政务大厅利用触摸屏公示了县级机关主动公开的176项行政许可项目的内容。2010年市、政务大厅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3000余人次。各个乡镇也开设基层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为群众查阅和获取信息提供便利。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截至2010年底,本县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共1156条,其中网站申请12条,电话申请363条,信件申请67条(公开受理机构),现场申请714条(政务大厅、档案馆)。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看,大多是涉及人事招考、公众负担、教育收费、民生政策、重点工程进展等情况。我们全都进行了答复,对需要书面答复的都及时向申请人出具了书面答复意见并及时备案。从申请的对象来看,本地居民占多数,外地公民比较少。
申请处理情况
在1156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的为1150件。在答复中,“同意公开”的为1120件;“同意部分公开”的为26件;“不予公开”为4件。
四、咨询处理情况
本县共接受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约2100人次,其中现场咨询1714人次,电话咨询约300人次,网上咨询80人次。
在县级机关中,接受咨询内容主要涉及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支付、在职培训、工资福利待遇、网上政府公开信息查询方式、公安行政许可事项及相关依据、质量监督标准、医疗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居住证办理、事业单位福利制度、事业单位考试、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其他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县未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
六、政府信息收费及免除情况
目前全县各乡镇、各部门暂实行免费提供政府信息公开。
七、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本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各级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性、便捷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年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围绕资金、项目、政策、服务等方面深化细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拓展优化信息公开渠道,加强基础性工作,把本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个别单位和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识还不到位,还不够重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能及时总结、分析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工作计划性不够;二是公开的方式和渠道还不多,县政府网站这个平台还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 三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社会知晓度还不高。
(二)具体改进措施
一是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宣传。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的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实质性,提高群众参与意识。重点提高各单位一把手领导的“阳光意识”,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同时加大督办力度,督促各乡镇、各部门严格按有关规定和制度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继续重点推进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及时、规范做好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专业性强及公众关注度高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定等文件配套解读材料编写工作,并探索相应的工作机制;以政府信息公开带动办事公开,以办事公开带动便民服务,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与网上办事和电子政务工作的结合。
三是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结合全县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重点对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改版,提升网站软、硬件功能,进一步梳理、整合政府信息,丰富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表现形式等;提高政府信息查询服务水平,同时,在其它公共场所采用社区公开栏、便民手册等多种方式,为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四是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督促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各乡镇、各部门贯彻落实《条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便民程度以及公开的效果、群众的满意度、群众意见建议和投诉处理的落实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二○一一年三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