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19885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3-04-13 |
发文机关:沁源县教育局 | 主题词:职业高中;信息公开 |
标题:长治市沁源县职业高级中学信息公开目录 | |
主题分类:教育 | 发布日期:2023-04-13 |
一、基本信息
学校全称:沁源县职业高级中学
详细地址:沁源县沁河镇北园东街1号
邮编:046500
联系电话:0355—8153296
上级主管部门:沁源县教育局
单位性质:全额事业
二、学校领导班子信息
姓名:高慧文
性别:男
学历:本科
职务:党支部书记、校长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工作分工:全面主持学校党支部和行政工作,分管社会培训处。
姓名:李庆斌
性别:男
学历:本科
职务:组织委员、副校长
职称:讲师
工作分工:负责学校的德育安全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分管德育安全处、后勤保障处、安全保卫中心和团委。
姓名:赵志云
性别:男
学历:本科
职务:宣传委员、副校长
职称:讲师
工作分工:负责学校的教学教研和招生就业等工作,分管教务教研处和招生就业服务中心。
姓名:史建武
性别:男
学历:本科
职务:纪检委员、副校长
职称:讲师
工作分工:负责学校的党建和政务工作,分管综合办公室、资金管理中心、工会和妇联。
三、机构分布
机构名称:综合办公室
办公地址:中校区二楼
主要职责:协助校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负责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和总结;负责教职工人事、年度考核、考勤、会务;负责来信来访、来宾接待、对外联系;负责文件上传下达、文书档案整理归档;负责全校性的宣传、通知、通报等工作。
负责党支部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党支部交办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负责全校党务、党建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负责全校职工教育、政治、理论学习;负责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调配、培训、奖惩等工作;负责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及年度表彰等工作;负责全校纪检监察工作;负责单位维稳及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机构名称:教务教研处
办公地址:中校区三楼、东校区三楼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和教辅人员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考核细则和各个教学环节规范化要求;负责审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学科教学计划;负责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督促和抽查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执行情况;负责组织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和教研活动,做好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定期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掌握教学情况,分析教学质量;负责搞好校内题库建设与管理,组织好期中、期末考试,建立学生成绩档案,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及时改进工作;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1+x证书的考证工作;组织好各类升学考试,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提供有力保障;负责确立教师队伍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制定好教师的国培、省培和地方培训计划;抓好各专业实训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教材室等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
机构名称:德育安全处
办公地址:中校区三楼、东校区四楼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抓好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做好班主任的选聘、培训及考核;负责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负责学生评优评先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负责班集体考评工作;负责学生资助相关工作;负责新生军训和家校共育工作;负责指导礼仪队和国旗队的训练、选拔;做好学生法治与安全常规教育工作;做好班级、宿舍及包干区卫生,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育人氛围。
机构名称:后勤保障处
办公地址:中校区一楼
主要职责:负责保障学校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维修及更新;负责学校水、电、暖的管理,教学活动后勤保障,生活设施的正常运转;负责组织学校的基本建设的实施,负责学校资产的采购及管理;负责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负责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及管理。
机构名称:社会培训处
办公地址:东校区一楼
主要职责:负责拟定培训、职业技能认定工作计划;负责调研制定培训方面的规章制度,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负责开展人才市场调研,关注培训市场需求,开展社会培训、职业技能认定;负责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合作,为社会培养各类紧缺人才。
机构名称:资金管理中心
办公地址:中校区五楼
主要职责:认真做好单位预算会计工作,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准确、及时、完整地记账、算账、结账、报账和编制报表;管好用好学校经费,严格执行资金使用制度和财务审批制度,杜绝不合理开支;负责工资、奖金的核算、审批及发放;做好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登记;负责公布学校经费使用情况;负责学生资助的管理、审核和发放工作。
机构名称:招生就业服务中心
办公地址:中校区一楼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招生计划、拟定招生章程;负责组织实施招生宣传工作,接待考生、家长来信来电来访;负责组织学生的录取、入学工作;负责学生全程化求职指导、择业教育和就业咨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负责对外就业宣传工作;负责学生的就业签约、派遣和善后工作。
机构名称:安全保卫中心
办公地址:中校区一楼
主要职责:负责门卫管理和学校重点部位的巡逻工作,控制校区内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抓好校区的基层基础工作,对各类突发事件及纠纷做到早发现,及时制止和报告;负责维护好校园内教学秩序、治安秩序、交通秩序及周边秩序,抓好控防。
机构名称:团委
办公地址:中校区二楼
主要职责:负责学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负责对全校共青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负责团员发展,做好各项团内评优、推优工作,宣传和树立先进榜样;负责指导和考核各团支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日常工作;负责团、学、社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
四、学校基本介绍
我校创建于1980年,是沁源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全县唯一一所职业高中学校,是山西省重点职业中学、山西省首批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中职管理四星级学校、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沁源分院、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机构、“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武术)学校、长治市“文明校园”。承担着全县职业技术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双重任务。
学校总体布局为东校区、中校区和西校区,占地面积70亩。可开设计算机应用、矿山机电、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运动训练、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10余个专业。有数控、机械、电子电工、焊工、网络搭建、智能家居、武术训练等校内外实训基地40余个。有可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学楼、实训楼、标准化公寓和餐厅,有标准的塑胶跑道、田径场1个,乒乓球场馆2个,羽毛球场地1个,另有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音乐室、舞蹈室、运动训练室、多媒体室等十余个功能室,一流的软、硬件环境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659人,在编在职教职工66名,其中研究生学历5名,本科学历61名;高级职称19名,中级职称28名;“双师型”教师15名;外聘专业教师9名。
学校以“修德 精技 博学 笃行”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持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促进高水平就业为导向,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专业课为重点,突出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和“长短结合,升学就业并重”的办学道路。形成了“德业双修知行合一”的校风、“爱校爱岗爱生善思善学善教”的教风和“明事理守纪律勤学习强技能”的学风。着力为沁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安全保卫
坚持“安全至上”工作目标,落实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度,加强安全管理与防范,为学校创造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
1.校园安全管理及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积极组织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开学初以及每月一次排查,及时全面掌握可能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因素。二是加强门卫管理及校园周边的巡查,密切关注学生动向,与德育安全处协调配合,整治校园内外环境,并建立台账,落实防止校园欺凌和扫黑除恶方案,并做好周报。三是结合当前工作环境,制定具体的预案,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四是认真组织落实《安全及常规管理值班制度》,做好记录,建立台账。五是结合《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和《一岗双责制度》,制定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
2.安全主题教育
一是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利用重要的宣传日,开展开学安全、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国家安全、意外伤害、校园欺凌、冬季安全等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增强师生自防自救能力,提高师生安全意识。通过学校微信群、班级微信群传达各种安全提示,让安全时时记在师生心间。二是提升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教育进橱窗,安全文化进教室,并定期更换内容。三是疏散演练活动常态化,制定演练方案,组织进行实战主题演练,将疏散演练与每周的升旗仪式结合起来,提高师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能力。
3、加强安保人员的常规管理。
六、交通情况
学校位于北园东街1号,交通便利,乘坐6路、2路公交车在职业中学下车向西步行100米即到。
七、卫生保健
1.认真学习和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上级关于学校卫生工作的指示,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卫生保健管理水平。
2.制定并实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各种卫生保健制度,做到学校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卫生保健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3.结合学校工作规律和季节特点,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举办卫生讲座和学生健康咨询活动,每学年组织观看两次卫生教育影片,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4.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师生摸底排查,发现疫情,立即上报上级防疫部门。
5.协助班主任及时做好学生的视力检查工作和近视眼的防治矫正工作,严格控制发病率。
6.对各种教学实施卫生监督,配合体育教师对体育卫生定期检查测定,检查和督促班主任做好有关卫生保健工作。
7.建立学生病假登记制度,由德育安全处负责记载,学生因病缺课请假条由校医、保健教师汇总。
8.保管和使用好卫生工具,添置必要的常用药品并严加管理,以防变质。